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海丰,一直是杭州人的海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2-25 09:40:18 Mon   

朱锦炎的父亲朱松林

延龄路169号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都是黄金地段

朱松林递交的申请书上,海丰茶室的开设地点写着“延龄路一六九号”。可能大家会对延龄路这个名字感觉陌生。

其实延龄路就是如今的延安路,因正对杭州清旗营延龄门而得名。

“延龄路原来是很短的,从南面到饮马井巷这里就没有了,解放后进行了拓宽,才有现在这么长。”朱锦炎还记得很清楚,在自己小时候,杭州人是把这里叫作“旗下”的。

满人入关后,为了巩固统治,顺治帝当时在杭州设立了一支精锐的驻防部队作为试点,并按满汉分治的制度,建筑了一个“城中之城”,史称旗下营或满城。

钱益知所著的《杭州地名史话》一书中也有记录:直到20世纪50年代,老杭州人还称湖滨地区为“旗下”。

因旗营的南门就叫作“延龄门”,位置大概就在现在的延安路和开元路交叉口,所以门前这一段路就被称为延龄门大街。

之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民国政府成立,于1912年拆除了旗下营和营内八旗营房,以及杭州西城墙与钱塘、涌金、清波三座城门,与此同时,先后利用城基建起了湖滨路、平海路、迎紫路(今解放路、湖滨路至青年路段)和延龄路四条一等路,以及钱塘路(今庆春路西段)、仁和路、吴山路、长生路、学士路、岳王路、惠兴路、青年路、开元路等二等路,并将旗营所在地辟为新市场,成为杭城当时最繁华之地区。这段历史也被当时的杭州人称为“西湖搬进城来了”。

我们在沈弘所著的《西湖百象:美国传教士甘博民国初年拍摄的杭州老照片》中,找到了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于民国初年(1917—1919年间)拍摄的杭州新改造过的延龄路。

朱锦炎手绘的海丰茶室一楼示意图

该书介绍道:“杭州的延龄路是民国初年除了御街(现中山路)之外杭州另一条十分繁华的商业街……经过改造之后的延龄路与平海路交界处的路面则相当宽阔,恐怕十辆黄包车并排走都没有问题。照片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在延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两排电线杆和密密麻麻的电线和电报、电话线。”

颇有生意头脑的朱松林,也看准时机买下了“延龄路169号”,把家业从城站搬了过去。

“我家隔壁就是杭州慎大食品厂,后面是大世界!”朱锦炎回忆说,当时自家对面还有一家很有名的照相馆,叫“慧光照相馆”。

“慧光照相馆”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听着也觉得很陌生,但它其实就是杭州照相馆的前身,于1929年开业,位置就在延龄路172号。解放后,慧光照相馆几经扩建,于1966年改名为东方红照相馆,又于1972年更名为杭州照相馆。

如果说,海丰是很多老杭州人第一次喝咖啡、吃牛排、吃面包、吃冰淇淋的地方,那么杭州照相馆则是很多老杭州人第一次拍全家福、婚纱照的地方。

“延龄路169号”大概位置就是现在的延安路和平海路交叉口靠西南方的位置。时至今日,那里依然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地段。

2017年12月18日,杭州湖滨银泰in77 D区在此开业,对面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苹果旗舰店。

朱锦炎手绘的海丰茶室二楼示意图,当年他就住在二楼。

海丰茶室的前身是海丰汽车行

抗战逃难时地契贴身藏在腰间

朱松林最初其实并不是开餐饮业的。朱锦炎用非常自豪地语气回忆告诉我们,“我爸爸是电工出身,在上世纪二几年三几年的时候,电工和汽车工一样,都属于‘拿门弯’(英文NO.1的音译,意思是第一)的工作,一等一的工作”。

据《民国时期杭州》考证,杭州人早在宣统二年(1910年),就建成了杭州大有利电灯公司发电厂,拥有蒸汽引擎发电机三套,锅炉两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闸口电厂也建成发电,装有7500千瓦的蒸汽涡轮发电机两组,总容量达到了15000千瓦,输电线路电压有5000伏和14000伏两种,供电能力为当时全省之冠,该厂与南京下关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为江南的三大发电厂!

当时,朱锦炎的父亲就在这家闸口电厂工作,“抗战胜利后,电厂重建时还曾想请我老爸过去”。

离开电厂后,朱松林就在城站附近开了一家海丰电量行。赚了点钱后,他买下了延龄路169号的地,又找关系买到了两辆美国的顺风牌小包车,就是现在的私家车,开了一家叫海丰的汽车行,做出租车生意。至于为什么取名为“海丰”,朱锦炎颇为遗憾地摇摇头,表示父亲当年并没有和自己说过。

由于租车业当时还属于稀缺生意,很快,朱松林就把车行做得风生水起。但没想到的是,战争爆发了……

据史料记载,“1937年12月24日上午10时许,日军从武林门侵入市区,并向南星桥进发。沿途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到了江干,更大肆纵火焚烧,从南星桥至闸口一带尽成焦土。日军侵占杭州时,居民除被杀害者外,纷纷逃亡……”。

朱锦炎全家背井离乡,一路逃亡,“我爸爸就带着我们去逃难,逃难的第一站就逃到金华永康,然后跟着形势一路逃,从浙江逃到湖南,大约在湖南衡阳、长沙这一带,再逃逃到广西,再逃逃到贵州,最后逃到了昆明”。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图片翻拍 记者 宋赟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