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走到地下车库突然“断片” 37岁男子脑中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6-11 08:25:41 Wed   

体检加做心超检查很有必要,健康人群建议每5年查1次

心脏的血栓为什么跑到了脑子里? 人到60岁就该重视心脏问题,尤其是房颤

心源性卒中血栓的脱落,基本是无缘无故的,和气温及时间的变化没有什么关联。这就意味着,心源性卒中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或一天中的任何时候。

“堵塞的血管是随机的,血栓的大小也不一,血栓如果比血管大,势必会堵住血管。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随机的事件,我们都说这是看老天爷要不要你的命。”毛威教授说,随机性是心源性卒中的一大特点。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一个问题:心脏的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心脏里的血栓为什么会跑到脑子里去,而不是去身体的其他位置?

在讲病理机制前,我们先要对心脏运送血液的机制有个大概了解。心脏分为四个腔,像一个“十”字交叉的结构,上面称为心房,下面称为心室。全身的血流从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右心房再经过右心室把血液打到肺动脉,通过氧合交换,把二氧化碳释放到肺泡里排出体外,再将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回流到左心房。左心房再流经到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后,就通过大动脉将血液送到全身。

研究报告显示,房颤引起的心源性卒中占全部心源性卒中的70%,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是非房颤人群的5-17倍。“70岁以上的人,有10%发生过房颤或正在发生房颤。”毛威教授提醒,超过60岁,就该对心脏问题引起重视,尤其是房颤。

左心房发生房颤,左心房的收缩功能就丧失了,血流变得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同时,人体在形成血栓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分解血栓。在分解血栓时,血栓会脱落掉下,如果刚巧掉到了左心室,就会通过大动脉输送到全身(注③)。

脑中风占绝大多数,也有人会发生肠系膜动脉、肾动脉、脾动脉等栓塞。为什么跑到脑子里的多?毛威教授介绍,因为大脑的耗氧量很大,人体有四根大动脉是给大脑供血的,首先要保证大脑的供氧。血流量大,所以血栓往大脑里跑的概率要远高于跑到身体其他部位。

20%的人出生后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塞

代谢废物会通过裂隙跑到全身

卵圆孔未闭形成的血栓和房颤的机制截然不同。卵圆孔未闭、房缺等先天性心脏病形成的血栓与静脉系统相关,与房颤动脉系统的血栓不一样(注④)。

“有近20%-30%的人的卵圆孔并没有完全闭塞。当你用力咳嗽、屏气时,右心压力增高,静脉血就通过卵圆孔未闭的裂缝跑到左心系统去了,那就可能跑到全身,引起中风。”毛威教授说,静脉血从全身回流各种各样的代谢废物,可能会有很多“小碎片”,比如长期不动的人,下肢会形成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也可能通过卵圆孔未闭的裂隙跑到全身,引起动脉栓塞。

和文章开头的洪先生一样,40岁之前没有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一般都考虑优先筛查卵圆孔未闭。如果确认没有闭合,哪些卵圆孔未闭需要封堵?毛威教授介绍,已经发生过脑梗死,不明原因的癫痫、体位改变诱发的低氧血症、进行性加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等,临床排除了其他原因,可以考虑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至于更常见的偏头痛、头晕等症状,如果导致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症状,或从事特定职业,如游泳运动员、潜水工作者、管乐手等,在充分评估超声高危特征后也可以考虑进行介入封堵。

不要错过“黄金救治”4.5小时 一人半身肌无力 一人用药不到2小时明显好转 两位卒中患者的不同人生——

心源性卒中发生时有哪些特别的症状?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小利主任医师说,不同血管的供血位置不同,管理的功能也不同。卒中会出现什么表现,取决于堵塞的位置。“不是所有的卒中患者都会偏瘫。也有部分患者是轻型卒中,除语言、四肢的表现外,还有的卒中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

卒中的识别,主要记住这个口诀:BEFAST,可体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部、眼部、脸部、四肢、语言功能等。

卒中救治最要紧的就是时间。错过了救治的黄金4.5小时,可能结果就截然不同。

“我之前接诊过一个60多岁的女性,她一早去菜市场买菜,突然整个人无力,走路也走不动,当时路人反应很快,马上打了120要送她去抢救。没想到,这个患者不肯去,坚持要回家,打电话给儿子,等着儿子回来。”刘主任回忆,“患者儿子在余杭上班,当时正是早高峰,堵车厉害,等她儿子好不容易到了,还四处打电话问医生朋友,后来送来我们医院已经下午了。”

很显然,这个患者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失去了溶栓的机会,恢复得不太理想,如今依旧留下了半身肌无力的后遗症。“如果她当时直接被120送来,结果会很不同。”

50多岁的王先生是另一个典型。4月10日,杭州的气温一夜入夏,飙升至32℃。

王先生从东北赶来杭州旅行,坐了10多个小时高铁到杭州,一下车就赶去灵隐寺。没想到,灵隐寺还没到,王先生就出现了突然不能说话、口角歪斜、无力的表现。他反应非常快,意识到自己可能中风了,立刻打了120。120赶来,把王先生送到离西湖最近的浙江医院灵隐院区。

“他从发病到送来医院还不到半小时,”刘主任说,当时经过评估,立刻就安排了给他进行溶栓。从发病到用药,大概用了1.5小时。用药还不到2小时,王先生的症状就出现了明显好转:无法说话、口角歪斜、无力的症状都消失了。入院第三天,王先生就回到东北继续后期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如今,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吴双 通讯员 陈雨虹 制图 高薇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