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地下刀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3-28 11:30:12 Mon   

环城北路-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使命号”顺利贯通。(中间排红帽左一)机械总工李洪哲,(中间排红帽左二)土木总工袁逢逢,(中间排红帽左三)项目经理李东泰,(中间排红帽右一)项目副经理李亚超,(中间排红帽右二)项目书记张振宇,(前排左蹲)物资部部长黄丰收,(前排右蹲)安全副总监常华杰。

杭州日报报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说啥,这么多年就在做同一件事。”

说着,李亚超在裤腿上摩挲了两下顺势在沙发上坐下,双手规矩地摆在膝盖上,裤腿上还沾了几点泥浆印。刚刚从工地赶回来,他穿着蓝色工装,安全帽还没来得及摘下。

前不久,杭州亚运会重点交通配套保障工程——环城北路-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02标南线盾构顺利贯通,李亚超稍稍“舒了一口气”。

盾构是什么?“盾构机最前面是刀盘,就跟人的牙齿一样,一路往前,把岩石啃下来,然后嚼碎,用管道排出去。”李亚超这样形容盾构机如何在几十米深的地下挖出一条隧道。

作为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的盾构专家和项目部副经理,李亚超辗转全国7个城市,“挖隧道,一晃就20年。”

在这20年里,喜欢听“小虎队”的李亚超见证了组合的解散和再度合体,“也看到了盾构机从进口到国产,更看到了杭州一点点变大,一点点变快。”

二十年前,南京地铁一号线许-玄段盾构贯通时的李亚超还是一脸稚气。

“刀客”入行

“当时是全国第一个专门的盾构专业学校,我们是第一批学生。”

说起20年前的入行,李亚超始终放在腿上的双手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1999年,我考进中铁隧道集团职工大学,成为第一届盾构施工专业的学生。”他记得,入校时,3个班的学生都不知道盾构机是干什么的。“家里也没人懂这个,但我从河南嵩县的农村老家木植街村出来嘛,能学一门手艺就是好的。”上大专前,李亚超最大的愿望仅是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没想到,这份“糊口”的工作,推动着他跟着盾构机的发展一起走入了新的时代。

“这个学校当时是全国第一个专门的盾构专业学校,我们也是第一批学生。”李亚超回忆,“当时带我的老师叫陈华刚,我们一起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组装了一台价值千万的进口盾构机。”

也正是他入学那年的6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9月20日,上海地铁2号线试通车。彼时,全国地铁线路加起来也不到5条。8年后,杭州地铁1号线才正式开工。

另一方面,此时国内使用的盾构机还全面依赖进口。

1996年12月18日启动修建的西康铁路,其中有段“难啃”的秦岭隧道。这条隧道施工引进了两台差不多7亿元的德国盾构机,李亚超也感慨,这份巨额的投入差不多就是当时144万名教师的工资,3.6亿斤猪肉,我国一整年收入的千分之一,“我第一年工作时,一天的工资也就25块。”

“进口盾构机维修很不方便,我们没有现成的教材,只能到施工现场跟机学习,如果主轴承、导向系统等核心部位出了故障,必须请国外专家来维修,我们是不敢动的。”在学校学习时,李亚超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我们就想,一定要早点学出来。”

城市前行,盾构机也加快了国产化的步伐。

2001年底,国务院将“关于隧道掘进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列入国家 “863”计划。2002年,李亚超所在的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成立全国首个国产盾构机研发项目组,项目组只有18位成员,多数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

刚刚满18岁的李亚超,听着“小虎队”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也毕业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昭奕/文 张之冰/视频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