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中宝食府老板方跃良,神似《少林寺》里的“秃鹰”。
永梅衢州菜老板杨良荣和妻子郑永梅。
买房
2008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北京举办了奥运会。
这年3月,杨良荣和郑永梅夫妻俩也办了件大事。
夫妻俩在体育场路裕达大厦买了个房子,120方,3室2厅2卫,花了136万,搬新家的时候,夫妻俩都掉眼泪了。
“哪里想到过能在杭州买房子呀!”
这一年,儿子5岁,就在新家边上的刀茅巷幼儿园上学。一家三口,在这座城市安顿下来了。
2016年,开了14年的永梅衢州菜,火到什么程度?店内连包厢22桌全部坐满,门口还要摆出十几桌。
“那时候没有城管来说的,后来大整顿,门口不让摆了。”
夫妻俩合计了一下,还得再扩店。
“本来看中旁边的拉面店,2间,不肯,只好等着,另一边是做办公室的,自己的房子,要搬掉了,我们就吃下来了。”
这一年,同样位置的2间店面,租金已经要八万五。
第二次扩店后,永梅衢州菜已经形成了5间店面的规模,近300方,4个包厢,23张大小桌子,生意一如既往地好,饭点去,基本满座。
2017年,夫妻俩在华家池世茂天宸买了第二套房子。
“我们运气的嘞,买着了,最便宜的时候买的,155方,520万,过了不到半年就涨了,现在要10万元/平方米咧!”郑永梅咯咯笑。
至于14年前买的第一套房子,如今成了员工宿舍。
潮鸣寺巷,脚踩独轮平衡车的上班族,手上拿着打包的麦当劳纸袋。
危机
也有惨淡的时候,2003年非典。
“拖欠了大半年的工人工资,其实那时候工资也不高,服务员也就四五百,厨师也就一两千,但是拖欠了大半年,没生意到什么程度?一天一个客人都没有。”
那一年,方跃良的宝中宝亏了13万。
另一次折戟发生在2007年,那年,方跃良和朋友合伙,一口气在双菱路、凤起路、文三西路、莫干山路、三桥边上开了5家分店。
“心野了嘛,那时看看张生记、阳光系列、外婆家这些,想人家能做大,我为什么不可以,手里又有了资金,后来证明是不对的。”
一口气开出的5家分店,很快也一口气全关了。
“开分店连锁店是经营一家企业的概念,和开一家饭馆,完全两码事。那次以后我就一心一意,把这家店做做好。”
2019年,杨良荣的店也遇到了一次危机。那时疫情还没发生,永梅衢州菜所在的这排房子油烟整顿,不让炒菜了!
“说蒸蒸煮煮可以做,可是菜肯定要炒出来的才好吃嘛,没办法,就在对面又租了两间店面。”
夫妻俩把整个厨房搬到了对面新店,除了做后厨,前厅还有八张桌子,出于无奈也好,机缘巧合也罢,转危为机的永梅形成了一家店马路对面“双生花”的局面。
“基本都能坐满的,就是疫情影响,翻桌少了,坐还是能坐满的,这么多年了,老客多。”
赵国强是永梅的传菜员,从马路对面厨房传菜到老店,要走37步,赵国强每天的步数平均在18000到20000步左右,生意好的时候,最多要走26500步。
珠碧二弄,附近商户在凤起潮鸣围墙外晒被子。
千年刀茅巷的烟火气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贴沙河仍是老杭州的护城河和城界,贴沙河城内这一侧,古时候是城防部队驻扎地,看地名就可以发现,现在建国路的两侧都是什么“营”、“铁”字眼,小营巷、莫衙营、头营巷、柳营、打铁关等等。
从庆春路往北一直到体育场路,全长1396米,是杭州最长的一条巷子,以凤起路为界,南段是上刀茅巷,北段是下刀茅巷,现在统称刀茅巷。
直到三四十年前,刀茅巷的北头,还是一片种着蚕豆油菜花的田地。
上刀茅巷这一片的小区都很像,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貌,烟火气浓厚。
时间往前推,上世纪40年代末,刀茅巷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1946年,抗战胜利,西迁的浙大东归,这时的浙大学生,已发展到2000多人,加上教职工600多人,怎么解决返杭学生和教职工的住宿问题,摆到了校长竺可桢案台上。
一方面,要修缮校舍安置学生,一方面要安排老师的住宿,竺可桢四处奔走,其中最重要的一笔是在刀茅巷新建了一批浙大教职工宿舍——“建德村”、“泰和村”。又在刀茅巷口买下了铁工厂一侧的九间房,改名芳野村,将上刀茅巷一个园子改成龙泉馆,都作为当年浙大的教工用房。
当时,中国雷达之父、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先生一家就住在龙泉馆。
刀茅巷成了西迁回杭的浙大眷村,住的全是巨咖,这个名单可以拉一大串。
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王淦昌
分析化学家、近代分析化学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王琎
中国细胞学、胚胎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 贝时璋
化学家 王葆仁
数学家 陈建功
著名化学家、中国铀扩散浓缩事业、放射化学、分子光谱学奠基者之一 吴征铠
核物理学家、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
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开拓者 钱令希
物理学家 何增禄
数学史家 钱宝琮
……
这些共和国之光,科技领域的泰山北斗,当年就生活在刀茅巷。
1997年,香港回归,刀茅巷的泰和村被改造成了两幢22层的小高层,叫泰和苑。
“那时候没什么高楼的,就泰和苑两幢高楼,很显眼的。”郑永梅回忆。
米兰公寓第一期也在1997年开建,原来是建德村三幢加上震旦丝织厂。
2019年,杭州市对刀茅巷进行了扩建改造。同年底,绿城操刀的凤起潮鸣竣工交付,这里原来是机床厂位置,开过几年沃尔玛,如今已变成杭州老十门内少有的千万级豪宅小区。
“当年机床厂的一班老客现在还经常回来吃,这边搬走后,搬到了秋涛路那边,这么远,还回来吃咧!现在好像又搬到别的地方去了,搞不清楚。”杨良荣说,老客是一家饭馆的底气。
“从第一间店面就吃,吃20年的客人也很多,三代人吃,刚来还是学生,现在都带自己小孩来吃了。我们见证了刀茅巷的历史咧!”郑永梅补充道。
今年,杨良荣52岁了,知天命的岁数,身体也不能和小伙子那会儿相提并论,两家店30多桌,简单算算一天至少要烧几百道菜,杨良荣带出了3个徒弟,最长的一个跟着他做了10年了,他也退位让贤,渐渐淡出了后厨。
“我自己不大烧得动了,他们也都出山了,现在主要让徒弟们上。”
说是这么说,偶尔瘾头上来,杨良荣还是会系上围裙钻进后厨,客串地烧一烧。
永梅衢州菜,老板杨良荣常到后厨督战,偶尔也亲自掌勺。